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的街上出现一种新型路边摊。这种小摊一般是临街的住户在家门口开的,一个烧蜂窝煤的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大汤锅,锅里烧着类似火锅底料的汤。炉子旁边有一个架子或者长凳,上面放着几个竹筐,里排放着一些串在竹签上的蔬菜(莴笋条、花菜块、土豆片、藕片等等)和一些简单的肉类(牛肉片、鸡 杂等),每一串食物的价格从5分到2角不等。另外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大盘子,盘子里面放着辣椒粉、花椒粉、盐、味精、糖等干粉调料组成的混合物。客人可以选 择自己喜欢的串串,然后放到锅里烫熟,然后在调料盘里沾一沾吃。这就是最早的“麻辣烫”,因为吃起来真得是又麻又辣又烫。后来麻辣烫的规模越变越大,从一 个单人能操作的小买卖慢慢的演化成了现在成都四处可见的,需要一群人打工运营的串串香(餐馆)。 (*注:成都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单人操作的传统麻辣烫。)
麻辣烫之所以会受到成都“好吃嘴”的亲耐,主要是因为方便(portable),可以烫好拿走,边走边吃。因此,逐渐的,麻辣烫在学校、商场、影院、公园附近开始越来越多,特别是有点零钱的小朋友在放学后都会忍不住的去买几串麻辣烫来解馋。
如今的串串香餐馆都相具规模,小店4-5个人,大店不下2,30人。大部分人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切菜、切肉、串菜串肉。现在串串香的食材类很多,从海味鱼虾 蟹,到家鸡鸭鹅猪牛羊肉,还有各类蔬菜。根据餐馆的规模和主要食客的消费程度来决定食材。常见的菜品就有麻辣牛肉、猪肉、排骨、鸡肉、鱿鱼、鹌鹑蛋、毛 肚、黄喉、肉丸、火腿肠、肫肝、鸭肠、鸡心、蟹柳、豆腐干、豆腐皮、豆筋、土豆、芋头、青笋尖、大白菜、藕片、冬瓜、木耳、香菇等等。一般这些店除了串串 上的美食,还有几样点菜,比如麻辣口味的兔头、鸭头、鸭翅膀、鸭掌等等,还有一样镇店之宝:猪脑,几乎是每桌都有人点在麻辣烫汤锅里烫好的猪脑。(我在琢 磨,成都这一天要吃掉多少猪脑啊,有那么多猪吗?说不定现在已经可以生产人工猪脑了。)
生意一般的店,一开始不会准备太多东西,根据食客流量不断添加。而生意红火的“知名”串串店反而采取另外一套经营方式,每天准备好一大批货放在冰箱里,从午 饭开始卖,卖完就关门(然后老板就自己去吃喝玩乐去了,员工们也可以有自由时间)。所以想去这些店吃,您要请早,等到晚饭时间基本上是吃不到的。至于为什 么这些店会那么红火,具我爱到处吃的表哥讲,一是汤料的味道真的有差别(我因为没吃几次,所以比可较范围比较小)。二就是炒作,先在微薄、点评网上小炒一 下就会跟着来一堆媒体给你大炒。当然,这样大炒其实要看你的经济实力,实力不够也炒不大,当然一旦炒大炒好了就能赚更多。现在烫串串不再是以前的小汤锅了,大多数店里使用的是一口专门用于烫串串的,直径两尺多,高一米多的不锈钢夹层桶。下面接着天然气管子,桶里装满又麻又辣的汤料。每桌客人的串串会用一个大夹子夹在桶边烫制,然后再有跑堂的端上桌。
这次回成都,吃了两家串串,第一次是热串串,第二次是冷锅串串。 所谓热串串就是烫好的串串装在一个不锈钢盆子里,再加上麻辣的汤,这样可以保持串串是热的。而冷串串就是烫好的串串放在一个不锈钢盘子上面,没有烫盖着,所以串串冷得比较快,这样夏天吃还好,冬天吃就有点冷了。
快乐串串和李记鸭脑壳 (致民路转十一街小巷子里面)
这种在居民区巷子里的小店,是必须要朋友带才能找到的。因为你从大马路上走过都不一定会注意到里面还有另外一番天地。快乐串串和李记鸭脑壳是两隔壁,在巷子两边摆了十多张桌子,我们5点半去时已经基本上满了。
李记家当仁不让的肯定是鸭脑壳,6元一个,非常入味,啃起来很香,卤味里稍微带少许辣味。每天下班时有很多人来这里买回家吃,当然旁边的串串和他正好互补,吃串串的客人必定要去李记买几个凉菜,这样这两家生意互相刺激增加。
至于串串,离开成都那么久,回去过三次,但都没吃串串,所以快乐串串反而成了我对新生代串串的初体验。先吃了一个烫脑花,很嫩很爽口,只不过想着这个东西胆固醇太高,不敢多吃。串串的沾料我要了一个油碟和一个干碟。油碟是香油打底的,防止上火,所以味道基本上就是吃汤锅中的原味,麻辣咸味都居中,和麻辣火锅味道相似。另外这个干碟就是追求刺激的了,碟子里面有干辣椒粉、盐、味精、糖、芝麻粉,吃的时候把串串上的肉/菜刮入碟子中裹上沾料入口,好刺激啊。为了能坚持和这种刺激抗衡,冰豆奶、冰啤酒或者王老吉是必备的。

既然是初体验,我也就算是外地人看新奇了一次。以前吃串串是吃完了人工数竹签来算钱。现在好了,竹签都是统一的大小,不用人工数,直接称重量,算多少钱一公斤竹签。朋友说这些称很精确的,一根竹签都能称出来。如果你想问这样的话怎么区分比较贵的肉和便宜的蔬菜的话,聪明的成都人民想到了最简单的方法–使用单位价计算。就是一般蔬菜就穿在一根竹签上,而贵一点的肉则会在每一块上穿入2-4根签子,这样买卖双方都不会觉得吃亏。

康二姐串串香 (锦江区中道街99号附32号 13018231143)
第二次吃串串是临走前一天表哥带我去吃的成都知名串串之一的康二姐串串。据说康二姐串串很牛,晚饭时间不到就能卖完,卖完就关门。网上还有流传说她们生意太好,有一次放假一周带全体员工去度假。当然也有的说她们的味道这两年不如以前了,对于我这种偶尔吃一次的来说这并不重要。
打的去吃饭的路上我问开车的的姐吃过康二姐没有(成都最会找好吃的一群人其实就是的哥的姐,因为他们到处跑,到处吃。所以如果你在成都不知道什么好吃,可以直接问他们),她说吃过,味道不错,只是因为是冷串串,天气冷了吃就不太安逸。
我大概11:30到那里等表哥,15分钟里,门口马路边的十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我还担心没位子了,幸好他们在后面的院子里还有几十张桌子,午饭时间绝对是坐满的。我们选好菜送去厨房烫,点了兔脑壳和印度飞饼先吃着。幸好有甜甜的印度飞饼,因为那个兔脑壳卤得很辣,辣得我热泪盈眶,但是又辣得很爽,真是一种痛苦的享受啊。
我们要的干碟子沾串串,康二姐家的干碟子有加磨得细细的花生粉和黄豆粉,所以吃起来除了辣还很香。这顿饭我吃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是觉得很刺激很爽,不过也但心回头pp会不会受罪,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