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吃货返乡:火锅篇
回到四川不吃火锅那肯定说不过去的。虽然有海底捞、豆捞、潮汕火锅等冲击成都市场,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当然还是川渝火锅。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火锅篇”回到四川不吃火锅那肯定说不过去的。虽然有海底捞、豆捞、潮汕火锅等冲击成都市场,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当然还是川渝火锅。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火锅篇”回到成都吃点正宗的川菜是必须的。现在成都的川菜基本分为两类,传统川菜和新派川菜,不过很多餐馆都有两者的交集。餐馆方面有一些环境简陋 …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川菜篇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的街上出现一种新型路边摊。这种小摊一般是临街的住户在家门口开的,一个烧蜂窝煤的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大汤锅,锅里烧着类似火锅底料的汤。炉子旁边有一个架子或者长凳,上面放着几个竹筐,里排放着一些串在竹签上的蔬菜(莴笋条、花菜块、土豆片、藕片等等)和一些简单的肉类(牛肉片、鸡 杂等),每一串食物的价格从5分到2角不等。另外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大盘子,盘子里面放着辣椒粉、花椒粉、盐、味精、糖等干粉调料组成的混合物。客人可以选 择自己喜欢的串串,然后放到锅里烫熟,然后在调料盘里沾一沾吃。这就是最早的“麻辣烫”,因为吃起来真得是又麻又辣又烫。后来麻辣烫的规模越变越大,从一 个单人能操作的小买卖慢慢的演化成了现在成都四处可见的,需要一群人打工运营的串串香(餐馆)。 (*注:成都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单人操作的传统麻辣烫。)
继续阅读“2012吃货返乡:成都串串香”现如今在全国甚至于海外流行的川菜,大多是新派川菜。这些川菜大多比传统的川菜味重、油多,符合生活压力大的现代人追求刺激的口味。但是其实很多传统的川菜并不是那么重口味,而是比较柔和接近家常的口味。不过也是因为这些菜比较家常,所以不能像那些比较刺激的菜一样能激起外地食客的欲望,因而只能在成都的一些老馆子里面才能找到。
继续阅读“2012吃货返乡:传统川菜”今年春节期间,有机会回国出差,正好回成都过春节。这次回去因为嫌麻烦,就没有背大相机,而且带了个傻瓜相机随便拍拍。 某日老同学带我们 … 继续阅读2011吃货返乡:成都古镇美食随拍
所谓”苍蝇馆子”,是相对于那些高中档次餐饮场所而言。因其老旧的店面,简陋的桌椅,不尽如人意的卫生条件,以至于引来苍蝇乱飞而得此俗名。在成都,苍蝇馆子处处可见,特色菜式也是五花八门。只要馆子味道好,食客会是络绎不绝的前来,从进城务工的农民到开大奔的老板,都会不管风度的前来掘食。更有畅销的苍蝇馆子,高峰时期需要等半个多小时,而且菜色的话需要你想吃请早,去晚了还没有了。 由于苍蝇馆子大多是在小路或巷子里的小店铺,所以很多好吃的地方无法找到地址,只有靠朋友带领。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餐馆的介绍,点评和大概方位的介绍。
继续阅读“2009吃货返乡-成都的苍蝇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