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吃货返乡:乐山一日
很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其实成都很多有名的小吃是来自于乐山。对,就是那个有世界第一大佛座在江边的乐山。乐山为成都输送了如蛋烘糕、钵钵鸡、翘脚牛肉和甜皮鸭等著名小吃美味。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乐山一日”很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其实成都很多有名的小吃是来自于乐山。对,就是那个有世界第一大佛座在江边的乐山。乐山为成都输送了如蛋烘糕、钵钵鸡、翘脚牛肉和甜皮鸭等著名小吃美味。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乐山一日”之所以叫《成都周边的锅》是因为这些美食都是用一个大锅或者大盆装着的。有的在火上加热也被叫做火锅,但是很一般人认识的火锅又不一样。这些美食一般在成都市区里不多,有也是周围郊县流传进入的,好吃的原味还是需要开车出城去吃。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成都周边的锅”回到四川不吃火锅那肯定说不过去的。虽然有海底捞、豆捞、潮汕火锅等冲击成都市场,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当然还是川渝火锅。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火锅篇”回到成都吃点正宗的川菜是必须的。现在成都的川菜基本分为两类,传统川菜和新派川菜,不过很多餐馆都有两者的交集。餐馆方面有一些环境简陋 …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川菜篇
表姐选了这家店请我们吃饭。既然在太古里,肯定要有点“范儿”,不然对不起这个环境。来到这里是周间的中午,楼上坐满了人,一楼还有排队的。我的第一个疑问,这不会又仅仅是一个网红店吧!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成都太古里的“柴门饭儿””大家知道成都的苍蝇馆子是指比较市井,就餐环境不是很好的餐馆。但这种餐馆注重是味道,一般味道比较江湖,比较刺激。
继续阅读“2019吃货返乡:老号成都苍蝇馆子“打牙祭””豆花,北方又叫豆腐脑。一个在全国各地吃法和口味都不一样的美食。爱好美食的成都人民更是将其配上咸甜酸辣等各种味道,再加上各种配料,组合成丰富多彩的菜品。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的街上出现一种新型路边摊。这种小摊一般是临街的住户在家门口开的,一个烧蜂窝煤的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大汤锅,锅里烧着类似火锅底料的汤。炉子旁边有一个架子或者长凳,上面放着几个竹筐,里排放着一些串在竹签上的蔬菜(莴笋条、花菜块、土豆片、藕片等等)和一些简单的肉类(牛肉片、鸡 杂等),每一串食物的价格从5分到2角不等。另外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大盘子,盘子里面放着辣椒粉、花椒粉、盐、味精、糖等干粉调料组成的混合物。客人可以选 择自己喜欢的串串,然后放到锅里烫熟,然后在调料盘里沾一沾吃。这就是最早的“麻辣烫”,因为吃起来真得是又麻又辣又烫。后来麻辣烫的规模越变越大,从一 个单人能操作的小买卖慢慢的演化成了现在成都四处可见的,需要一群人打工运营的串串香(餐馆)。 (*注:成都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单人操作的传统麻辣烫。)
继续阅读“2012吃货返乡:成都串串香”现如今在全国甚至于海外流行的川菜,大多是新派川菜。这些川菜大多比传统的川菜味重、油多,符合生活压力大的现代人追求刺激的口味。但是其实很多传统的川菜并不是那么重口味,而是比较柔和接近家常的口味。不过也是因为这些菜比较家常,所以不能像那些比较刺激的菜一样能激起外地食客的欲望,因而只能在成都的一些老馆子里面才能找到。
继续阅读“2012吃货返乡:传统川菜”今年春节期间,有机会回国出差,正好回成都过春节。这次回去因为嫌麻烦,就没有背大相机,而且带了个傻瓜相机随便拍拍。 某日老同学带我们 … 继续阅读2011吃货返乡:成都古镇美食随拍